# 没有人真正从零开始创作

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一张白纸,或者一个闪烁着光标的空白编辑器,试图从脑中迸发出一个完全全新的东西,在僵持几分钟后,会发现这是徒劳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慢慢告诉自己,:似乎没有那么多的创造力 。

而事实上,没有人真正从零开始创作。

任何人想出来的任何东西,都必须来自于之前的经验、研究或其他洞察。

作为学艺术的人来讲这一点再好理解不过,当我们需要创作一个作品的时候,并不是对着空白的画布来开始思考,而是需要研究大量的资料,乃至到实地去写生拍照,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素材」。是这些素材在我们脑海中交织最终产生了一个作品。

当年给动画片做的设定,光资料就找了好久

这种方式并不只是艺术家的特权。

作为所有知识工作者来说,在我们决定要写下来某些东西之前,你必须下功夫研究并积累。换句话说,你应该在创作之前就进行研究,这样你在创作之前,就有数周,甚至数月的积累供将来参考。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设计 flomo 的初衷。

因为别的文档工具更像是一张空白的画布,希望你在上面尽情创作。而 flomo 则是你的资料库,希望你在日常中的思考、观察、研究、感悟都汇聚于此。

当我们在 flomo 中记录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在不断地增强我们的「第二大脑」。

随机的回溯,看似混杂的时间轴,其实在你脑子中将这些信息慢慢的串联在一起 —— 我们并不希望设计多么炫酷的界面来告诉你第二大脑中有多少知识的关联,而我们更关注在你自己的脑子中,让这些信息建立联系

然后在你需要的时候,将他们从资料库中取出,融合,删减,整理,最终成为你的作品。

flomo 看似碎片化的记录,能让你从传统的线性记录中跳脱出来。允许你将来有机会重新再把他们组织,归纳,直到发现新的可能性,然后再在空白的文档上创作成线性的文章供别人理解。如果你能坚持用下来,就会能感受到和以前不一样的感觉。

许多人并没有养成这个习惯,当他们需要创作的时候,往往无法追根溯源。所以他们的创作失败率很高,因为他们要么总是把一切归零重新开始(这很容易失败),要么总是回溯自己最熟悉的部分(这很无聊)

如卢曼所言:当你发现从之前没有足够的东西可写,变成有太多东西可写时,你就会发现这些习惯带来的变化。

我的 flomo 日常记录的内容,跨度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