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印象笔记储存,在flomo思考|木一
大家好,我是木一,刚用了flomo大概3个月的时间,在周刊里面向大家吸纳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我观察了一下,很多的讨论在于flomo上的实践,侧重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收藏。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为什么我还需要一个持续扩大的巨大的箩筐——我的印象笔记库。
按照“国际惯例”,先来说说我目前的习惯。
从职业上来说,我是一名财务人员。我的日常工作中要面对各种规章制度,刚性内容非常多。但与入行前的课本上教的标准化情景案例知识不同的是,我在日常工作中除了一手抓好制度,另一手还要根据不同的业务进行灵活的职业判断。
这样的特点让我既要弄清楚我所用的内容源自于哪里,有什么铁律不可违反,同时也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相关的政策文件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体现了什么导向,保护了什么利益等等问题,才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
从日常个性来说,脑洞又大又跳脱,但是灵感闪得太快而好多脑洞没记下来,挺遗憾没产出成为段子的哈哈。
好了,简单介绍了背景,正文开始。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为何我选择了印象笔记
二、为什么我还需要重度使用印象笔记
三、印象笔记功能齐全,开新的笔记/打标签来表明是思考内容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另外使用flomo呢?
四、总结:flomo和印象笔记要如何协作?
# 一、为何我选择了印象笔记
我一开始是OneNote的重度用户。后来之所以会转换到印象笔记,是因为印象笔记的收藏功能极其强大,能想象到的几乎所有场景下的信息都可以保存到印象笔记内,连公众号动态gif都可以完美保存。在这个碎片化信息同样值得积累的时代,我选择了包袱款款地转换到了印象笔记中来了。
一直被抨击的问题一直存在:一个换了个地方的大箩筐仍旧是箩筐,遇事不决全往里塞的习惯没有改变,仓鼠储存的状态从未远离。
面对这种情况,我之前一度非常怀疑自己的囤积症是治不好了。
# 二、为什么我还需要重度使用印象笔记
(当然是因为之前冲动消费专业账户冲到了2027年啊不继续用不就亏大发了吗哈哈哈)
那是不是有了flomo以后就可以把印象笔记抛弃了呢?
我这两天深入思考了这个问题,发现一个“方便到处捡东西塞进去的箩筐+箩筐有强大的搜索功能”对我而言很重要。以下是必须由这个箩筐存在的一些日常实践。
政策文件的原文和重要的参考内容。以我的工作台为例,里面的政策是我保留的各部门公开发布的原文和地址,有时候我需要对照原文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政策也是常读常新;参考消息则是我关注一些高质量的公众号中保存的实务心得分享,偶尔也会夹杂几篇专业论文。因为不是政策原文,因此统一放在了参考消息文件夹下。这些内容并不一定立刻用上,但对于有助于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一些零碎而又有意思的、不成体系的内容。**段志强老师在看理想的采访中分享过一个看法,“我在节目里讲过一个比喻,**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就是撒一把种子,撒下去后,有的发芽了,有的没发芽,发芽的有的长成大树了,有的没有长成,或者是长成了一棵小树,**这都是我们控制不了的,而且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所以它有没有影响是我们控制不了的。”
在不同渠道中的听说的信息如果不存下来,等于没有埋下种子,后续的的专题学习乃至于思考也就无更从谈起。我算是好奇心很旺盛的人,纪录片、看展、看书、听讲座等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这些跨领域的活动很多时候会触碰到我不熟悉的内容,同时也会“狠狠地”触动我的好奇心,但那个时点的我肯定是没有能力内化这些内容的。于是我便选择把相关内容先记下来集中在一个地方。我打字速度和反应不算慢,可以的话我一般会当场整理出大纲笔记;表达能力特别出众或者精准的演说会特地保存逐字稿,这样就可以节约精力,同时降低未来搜索的难度。 (配图是我在听少楠直播的时候开着印象笔记现场做的纪要,后续如有必要思考和引用直接翻阅素材时即可,不用重听讲座,时间上比较节约)
积累各种主题学习的素材。主题学习的内容一般非常庞杂,耗时长。此外,随着我意识到某个领域的有趣后我会有意无意的关注,如此一来要阅读的书籍、推荐的书单、豆友安利的纪录片,bilibili上的一些零碎视频,闲聊中听到的洞见,慢慢地就在我的视野中“长”了出来,但达到真正可以做整体思考的量之前还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很多时候也不是当下就立刻有时间开展专题学习。因此我需要一个大箩筐先兜住未来主题学习所需要的资料。这种需要资料收集的内容只有印象笔记才能胜任。
一些个人信息的存储,例如一次性的账号密码,准考证备份之类的,不赘述。
# 三、印象笔记功能齐全,开新的笔记/打标签来表明是思考内容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另外用flomo记录思考的轨迹呢?
我们再回头看看,仓鼠储存的状态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想要内化,必须思考你所记录下来的内容”**这个步骤是非常重要的。
但这是使用者的意识问题,而不是仓库和储存行为的问题。
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我放平了对储存的心态,转而思考,是什么阻碍了我积累思考。
无法或者很少积累思考内容的原因大致归纳出如下几个方面:
- 不知道要有思考这个步骤——相信在看这篇文章的人不会再有这个盲区;
- 不知道思考什么或者思考压力太大——很多书籍所讲的5w1h法之类的,规矩之多令人头秃;
- 记录思考内容的工具太重,不便于使用或者导致思考的内容和其他内容混杂一起,导致失焦。
由于本文讨论的是两个软件的存在意义,我们便只关注最后一个原因。
几年前我就试图利用印象笔记来做费曼笔记(采取了开新的一页/打标签的方式),但根本坚持不下来。我认为原因如下:
功能太多了导致输入的摩擦力太大和失焦。
印象笔记近年功能越来庞杂,如果将它定位为一个全盘收集的大箩筐,这么多的笔记类型正好可以适配不同类型的信息,是非常非常好的。但如果作为一个思考的工具,就很有压力了。抛开客户端打开慢,要对自己的思考按主题分类,判断需要用什么类型的笔记,新功能看介绍好厉害的样子要不要学一下呢……想想就望而却步,毫无动力。
相反,flomo正好足够小而美,减少了噪音,帮助使用者专注于思考这个动作 。
flomo多端、快速的无压输入(尤其是ios的快捷指令),可以做到迅速捕捉自己的思路,这对于捕捉突然连接起来的点子、念头、触动自己的内容,体验非常好的。页面足够简洁,不会有太多的因素干扰我思考,我只需要把自己写的内容一股脑儿地写下来即可。
综上,两者是不可互相替代的软件。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如果有一个软件能够提升我的思考效率,光这一个功能就值回票价了。
# 四、总结:flomo和印象笔记要如何协作呢?
先说定位:印象笔记作为全量仓库,堆放所有的内容。flomo作为仓库仪表盘和思维小黑板,单独存在。
# 印象笔记定位:是仓库,不是思考的地方。
我的工作流是将各种内容全部推进去。接下来这一步很关键——修改题目,力求可以一眼看出本笔记是做什么用的,然后大概地放入粗放分类的主题文件夹中。
修改标题这个步骤一是可以提高查找效率,二是这是根据个人思维和笔记储存习惯重拟出来的标题,在未来的搜索中更容易找到对应的内容。
所说的“全量”,是指把一切的你认为想储存的记录全部简单打包后放入印象笔记,就跟公司的档案库一样,比方说todo中的项目笔记,微信读书中的导出的划线笔记,kindle中的clipping,音频的录音,听过的讲座,拍下的图片,……等等。
“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知识也可以是这样的。对于做完的项目,也可以放在主题文件夹中专门设立一个归档笔记本进行堆放,未来有需要便可以搜出来或者按主题翻看,没需要的话它放在大仓库中也不会阻碍我们在flomo中完成的思考流程和产出,所以大可以放心堆放。
# flomo定位1:仪表盘、小黑板、草稿纸
仓库的仪表盘——利用”复制笔记链接功能“打通印象笔记和flomo的“次元壁”。大象和flomo代表的是相衔接又是相分离的知识体系。
如果某条flomo内容是针对原文的个人解读,那么可以在印象笔记中“复制笔记链接”,然后粘贴到flomo中。需要查看的时候,点击这个链接即可跳转回堆放在印象笔记中的那篇笔记。这个笔记链接是笔记的唯一身份id,不会因为移动到别的笔记本而失效,经测试可靠性很高(注:mac下) 这个功能能够有效地解决了信息松鼠们没有看到原文就焦虑、但是原文附在后面就可能惰于思考、界面重点不突出的困境。
# flomo定位2:严肃思考小黑板
一直做信息的搬运工,只能让别人的思想无尽地寄生在我们的脑海中,“人的本质就是复读机”最好不要发生在知识工作者身上。 某些内容(例如认真阅读印象笔记堆放的内容、每日复盘)触发性极大,需要整理成永久笔记的,便需要打开flomo,整理、记录下来,以供未来进一步加工、推测背后的原理。
这部分内容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也不要放回印象笔记中,否则思考的内容会重新淹没在汪洋大海中,思考的集装箱便无法积累。
# flomo定位3:乱涂乱画脑洞草稿本
我的思维非常跳脱,例如我看钢炼法可以引发我对人类生育观、爱情观、AI伦理、医事法等方面的脑洞和好奇心。而flomo可以作为一张草稿纸,让我先行记录下某个宏大的问题,然后利用链接来归纳我不同时间段的思考和想法(例如对于收集到印象笔记中的素材,我会在学习以后的,只把思考部分会放到flomo中)。由脑洞衍生的思考不必线性,而可以放开触角,有空就像水母一样四处触碰新鲜事物,去看看如何给自己交出一个有趣的答卷。
# 结语:
储存和印象笔记,思考和flomo,让我对于知识管理的有了新的看法。我们当然必须要警惕“收藏了就是学会了”的心态,但同时也要注意发挥各类笔记软件小仓库的作用,形成个人数据库,正如少楠说的,不要离开了公司便失去了个人的数据库。
断舍离不一定是删除、消失,也可以是放到另一个仓库里的“眼不见为净”,并将真正重要的思考单独拎出来完成。不必要面临舍弃的焦虑又不干扰思考的是我心目中的想要知识管理的状态。